CNC模具加工是指利用计算机数字控制(CNC)技术对模具进行制造和加工的过程。所以说,
cnc模具加工时出现磨损是常见问题,以下为你介绍不同磨损情况对应的修复方法:

轻微磨损修复
表面抛光
适用情况:当模具表面仅出现轻微划痕、粗糙度增加等磨损时,可采用表面抛光的方法进行修复。
操作方法: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对磨损部位进行逐步打磨,从粗粒度砂纸开始,逐渐过渡到细粒度砂纸,以获得光滑的表面。也可以使用抛光膏和抛光工具,如抛光轮、抛光头,进一步提高表面光洁度。
涂层修复
适用情况:如果模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下降,可通过涂层修复来改善。
操作方法:常见的涂层工艺有物理气相沉积(PVD)、化学气相沉积(CVD)等。PVD 涂层是在真空环境下,将金属或化合物沉积在模具表面,形成一层硬度高、耐磨性好的涂层。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模具尺寸精度的前提下,提高模具表面的性能。
中度磨损修复
堆焊修复
适用情况:当模具出现局部磨损,且磨损深度较大时,堆焊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。
操作方法:首先要选择与模具材料相匹配的焊接材料,以保证焊接接头的性能。然后对磨损部位进行清理,去除油污、杂质等,并用砂轮或铣刀将磨损部位加工成合适的坡口形状。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进行堆焊,如手工电弧焊、氩弧焊等。堆焊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焊接参数,避免产生焊接缺陷,如气孔、裂纹等。堆焊后,对堆焊部位进行加工和热处理,以保证其尺寸精度和性能。
镶块修复
适用情况:对于模具的关键部位出现磨损,且磨损面积较大时,镶块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。
操作方法:根据磨损部位的形状和尺寸,加工一个新的镶块。镶块材料要与模具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。将磨损部位加工成与镶块相匹配的凹槽,然后将镶块通过过盈配合、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模具上。最后对镶块进行加工和调试,使其与模具的其他部分配合良好。
严重磨损修复
更换部分零件
适用情况:当模具的某些零件磨损严重,无法通过修复恢复其性能时,需要更换这些零件。
操作方法:对磨损的零件进行拆卸,根据模具的设计图纸,制造或采购新的零件。将新零件安装到模具上,并进行调试和检验,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。
整体翻新
适用情况:如果模具整体磨损严重,且使用时间较长,可考虑对模具进行整体翻新。
操作方法: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拆卸和清洗,检查各个零件的磨损情况。对磨损的零件进行修复或更换,同时对模具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,如改进冷却系统、润滑系统等。重新装配模具,并进行调试和试模,确保模具的性能达到要求。
在修复 CNC 模具磨损时,需要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,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以保证修复质量。同时,要加强模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,减少模具的磨损,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。